推开老家的木门,吱呀一声,仿佛跨进了另一个世界。
晾衣绳上还挂着半干的衬衫,但旁边就有一丛月季开得正欢。
墙角堆着几颗南瓜,石阶边晒着黄豆,而树荫下摆着的茶壶——茶还温着。
晾衣服不丢人,但院子不能只晾衣服
晾晒是过日子,当然要有。
谁家不晒被子、不晾衣裳?
太阳的味道钻进棉布里,那是暖烘烘的烟火气。
但若院子里只有横七竖八的晾衣绳、堆在角落的旧花盆、光秃秃的水泥地——
那它顶多算个功能区域,称不上是“院子”。
真正的院子,得能歇、能坐、能发呆。
晒着太阳,也能闻得到花香;
晾着床单,也不耽误看一角青苔慢慢长。
院子,是种出来的生活
真正的院子,得有活气。
不是摆两盆塑料花,或者放个流水假山。
那得是真真正正从土里长出来的东西。
老北京的四合院,墙角的月季年年自己冒出来;
江南小院,青苔慢悠悠爬满鱼缸壁;
乡下院落,丝瓜藤能一路缠到瓦檐上。
真正的院子,植物不是摆设,而是邻居——
你看着它长,它陪着你老。
光有绿,不算活
有些人以为,院子嘛,种点草皮,栽几棵树,齐活了。
差得远。
院子得有“人味儿”。
石磨边留着常坐的矮凳,小茶几上摆着没喝完的杯子,墙角靠着用了多年的锄头,甚至晾着的野菜干……
这些痕迹,拼起来才是日子。
没人气的院子,再漂亮也像个模型,冷冰冰的,透着一股“样板间”的陌生。
你家的地,只是晒被子的吗?
现在很多人家的“院子”,只能叫晾晒场。
一大早,晾衣绳挂满衣服被子,下午收下来,空荡荡的水泥地反射着刺眼的阳光。
除了晒东西、停车、堆点旧家具,几乎想不起来还能干啥。
这样的地方,没有温度,没有记忆,更谈不上什么情感。
院子是家的一部分,不是仓库,不是停车场。
它是你呼吸的地方,发呆的地方,是孩子能蹲着看蚂蚁半天的地方。
好院子,养人
看一个家庭过得好不好,不用进屋,先看看院子。
院子收拾得妥当的人家,日子也差不到哪儿去。
院子是生活的延伸,是内心的映照。
愿意花时间照料院子的人,大抵也愿意花时间经营生活。
午后眯眼晒会儿太阳,傍晚摇着蒲扇吹风,深夜抬头看会儿星星……
这些场景,才是院子真正值钱的地方。
别让水泥地,困住了你的生活。
哪怕只有三平米,也能种出点生机来。
院子不在大小,而在心意。
有颗愿意慢下来的心,哪儿都是院子。
愿你的院子,晒得了被子,也盛得住阳光。
注: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。
实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